大概因为熊猫是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国宝之一,我国各大体育赛事乃至各类社会组织,均热衷以熊猫为原型设计吉祥物,比如北京亚运会的“盼盼”、成都大运会的“蓉宝”和北京奥运会的“福娃”等。国航吉祥物“胖安达”,形象源于国航机上安全视频的卡通熊猫,而名字则是熊猫的英文“panda”的谐音。 或许是熊猫形象过于频繁出现,引起大众审美疲劳,熊猫吉祥物并未成为热捧之物。但同样以熊猫为原型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却一反常态备受青睐。 北京冬奥开幕式当晚,超100万网友涌入官方网店,上万件冰墩墩及周边产品一抢而空。目前官网只能限时放量,毫无意外都是一秒售罄。线下特许经营店门前早已排起长龙,不少朋友为了抢购一个冰墩墩,甘愿冒着零下5度的严寒通宵排队。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冰墩墩连续冲上热搜,数以万计的网友呼吁“一户一墩”。 不仅普通消费者爱冰墩墩,记者、运动员和国际贵宾也都纷纷“入坑”:日本记者辻冈义堂,直播时骄傲地展示戴着的六个冰墩墩徽章;捷克花样滑冰运动员娜塔莉,收到冰墩墩时表示“激动到快要哭出来”,现在晚上睡觉也要抱着它;女足队长王珊珊在媒体远程连线采访中,表示希望也送她们一个冰墩墩。 以熊猫为原型的吉祥物层出不穷,为什么唯独冰墩墩供不应求?明明已于两年前对外销售,为什么冰墩墩现在突然爆红? 首先冰墩墩颠覆过往常见的纯毛绒吉祥物,以硅胶外壳和毛绒熊猫公仔两部分组装而成,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给人带来温暖、可爱和萌的感觉。而打破常规的双层结构嵌套设计,增加了三维立体视觉效果,创造出独特的视觉美感。 其次熊猫早与国民建立情感联系,且形象也得外国高度认可。从认知层面上讲,冰墩墩相比其他吉祥物更容易得到认同。另外,设计团队以创新科技理念,赋予冰墩墩颠覆性形象,这种创新打破了审美疲劳,唤起了外界对熊猫的热爱之情。 最后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刮起的冰雪运动浪潮,带动了冰墩墩的热度。无论是宣传视频中的憨厚可爱,还是社交媒体上的搞怪表情,高曝光度激活了大众对冰墩墩的喜爱之情。再加上春节放假产能受限(全国仅有三家授权生产厂商),抢购浪潮又推动冰墩墩持续走红。 上述三点,让冰墩墩风靡全球。但正如标题所言,你还买不到冰墩墩,大导演张艺谋可能要背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用千言万语展示中国魅力。2022年北京冬奥开幕式,张艺谋不再气势磅礴解读中国,而是遵从大道至简之理,用融合科技与人文的新语言,展现今天中国人的自信、从容和举重若轻。 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于是打造了融合美景与古诗的二十四节气的开幕式倒计时。而开幕式第一个节目,便是以《立春》为题的孕育生机表演。鸟巢上空,还出现了“蒲公英”焰火和中英文“立春”“SPRING”焰火。传递国旗环节,则是由中国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代表中国56个民族,用手手相传的方式,表达人民和国旗之间的情感。 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张艺谋以科技力量,表达国人对母亲河的爱戴。以破冰形式冉冉升起的冰雪五环,与大屏幕上的月亮相互交映,呈现出一幅祥和美好的画面。而荧屏上出现的月亮,就是当晚的月相。最后点火仪式的和平鸽表演,拉回迷路孩子的设计意味深长。 张艺谋用中国式的浪漫,淋漓尽致展现当今中国人的姿态。正是这些直抵人心的表演,激起了国民对冬奥会的热爱之情。观看电视或亲临现场、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发文和购买冬奥衍生产品等,国民愿意用力所能及的力量支持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奥运健儿们加油助威。而冰墩墩作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自然成为大家寄托感情的首选商品。 冰墩墩供不应求,有天时地利,也有人和,而这里面,张艺谋功不可没。 轿车托运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