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电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yuntv.org 2016年,湖北一位92岁老母亲去世,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还上了热搜榜。只因在老太太那破败的老屋里,发现了一个让人十分心酸的事。 只见老屋的阁楼上,摆着一口大棺材,旁边还有1千斤的粮食,足足装满了三口大缸,能够让一个普通家庭吃上好几年了。 看见现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好奇这位老妇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那些明白真相的街坊邻里,却不禁眼含热泪,发自肺腑地感慨一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妈的孩子像块宝”。 母爱的伟大在于,不求任何回报,只要活着,就要为孩子付出一切。哪怕自己受尽苦楚,哪怕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秒钟,也要竭尽所能地为孩子多做打算,多替孩子做点事情。 那么,这位92岁的老妇又为什么偷偷藏了好几缸的粮食,却每天从不舍得吃喝,常年都在对付度日呢?在这位特殊的老妇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孟阿香是谁? 孟阿香是一个可怜的人,1924年,她出生在湖北省通山县沙埔镇一个贫苦之地。在九折岭山脚下的一?排?新居民住所后面,有一座破败不堪的孤零零的老屋,那就是孟阿香的住所。孟阿香住在这里,一直住到她92岁离世。 孟阿香一生,只是一个普通老妇,她的故事是在去世后,才被大家知道的。孟阿香有3个智障的孩子,她担心自己哪天突然离开人世,三个智障的儿子没人管了,会挨饿。 于是,她一个人不辞辛苦、省吃俭用,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悉心地照料她门前的四亩地。 这田地本就不是肥田,但当时村里分田时,孟阿香为了多照看家里的三个智障儿子,害怕他们会走丢,找不到家,所以就只能要了这块不太爱长粮食的4亩田地。 孟阿香一点点地积攒稻谷,一粒、两粒、一水瓢、一兜子,终于存下了这三大缸还未脱壳的稻米。每年春夏时节,赶上天气好时,孟阿香都会把粮食倒腾出来,晒晒太阳。她也知道,这样很费劲。 但粮食太多了,容易返潮,还可能会生小虫子。实在没办法,三个智障的儿子,总要有点口粮的库存,老太太才能放心地走。 阁楼上这1千斤的粮食,透着一个老年母亲的血和泪,诉说着她对儿子的爱和担忧。 自感时日不多,孟阿香选择坚持用她瘦骨嶙嶙的手,撑起了三个残障孩子余生的天。这份浓浓的爱子真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感动了无数儿女的心。 真的很难想象,一位走路弯腰,年近9旬的老太太,吃力地在田地里干活,气喘吁吁的模样,有多可怜。 她额头的汗,颤抖的手,驼着的背,满面的愁容,还时而仰望天空?地?期待,挤出些许的微笑来。她只为把种子撒进泥土,等候小苗出土、长大、结粮食、丰收。 春种秋收的四季交替,孟阿香盼着的,正是这一粒粒大米都能放到水缸里,留着给她三个智障的儿子吃。 她太害怕了,很担心自己有一天,突然不行了,撒手离开了人世,她那三个智障的儿子,会被活活饿死了。 关于死亡,孟阿香始终不敢想象。 孟阿香为什么这么惨? 很多人都不理解,孟阿敏为什么会这么惨,偏偏那么倒霉,会生三个有智力问题的孩子。 其实,外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孟阿香原本的家境还不错,虽然家乡算不上富裕,但她的家庭条件也算过得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按常理来说,她根本不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只可惜,一步错步步错,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孟阿香走错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不得已才落得如此凄凉的境地。 孟阿香年轻时,长得漂亮水灵,她生活的乡镇并不算大,适龄的男子家庭中,几乎都知道有这么个大美女的存在。 想要追求她,前来提亲的人,都快踩破了家门槛,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说媒。 可惜的是,那个年代,都是包办婚姻,孟阿香的父母插手了她的婚姻,还把孟阿香安排给了她的亲表哥,让他们结婚生子。 因为两个人家是亲戚,彼此都不陌生,孟阿香对表哥的印象很不错,两人的感情基础挺牢靠。于是,她选择了接受父母的安排,跟亲表哥结婚了。 当年,近亲结婚的缺点,在偏僻的山村里,几乎没几个人懂。孟阿香和表哥的婚后生活,日子过得甜蜜美满,孩子们接连出生,小家庭可以用幸福来形容。他们先后共同育有3个女儿,4个儿子。 然而,孟阿香估计做梦都没想到,在这4个子女中,只有小儿子乐建九智力正常,其他3个儿子都是智障人士,身体有着严重缺陷,智商明显不足。 最终,这个家就是被这三个智障的孩子,给拖累惨了。孩子的智力不足,孟阿香的家境每况愈下,毁了一生。 晚年时,孟阿香人老体弱,行动不便。三个儿子中,大儿子71岁了,最小的儿子也有57岁了。 可惜,都是孟阿香这位原本需要人照顾的老太太,反而在照料着块头比她沉一大半的儿子们。其中艰辛,各种滋味,终究无法用语言描述。 慈母手中线,儿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阿香每天望着三个智障的儿子,看着他们听不懂话,智商如同几岁的孩子,生活又不能自理的模样,心疼的要命。 她努力地活着,拼命的请求上天,再给她一些时日,留她在这世间吧,只为陪着她的亲生骨肉。 哪怕她佝偻的身体,已经不能劳动,哪怕她只能蜷缩在炕角,过着生不如死,被心痛凌迟的生活。 但是,只要能看见这三个智力有缺陷的成年孩子,每天不被饿到,不被冻到,她都愿意。 一个家庭,破败成这个模样,惹人泪目。老旧的砖瓦房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冬天取暖全靠捡来的一些树枝。 家里唯一的电器,只是一个照亮的电灯泡,这在外人看来实在太可怜。有些人势利眼,根本瞧不起孟阿婆,不会给她和儿子好眼色。 但也有好心的人在劝孟阿婆,孩子身体不健全,智力有残疾,活这么大已经是奇迹了。剩下的日子,你就照顾好自己,离开这山沟沟,去投奔你智力正常的子女,过好晚年生活,不也挺好的吗? 可孟阿香听后,只当了耳边风,她摇着头,噙着泪,咬着牙,很坚持地陪着三个智障儿子,隐居在这深山之中,相依为命60余年。 也许,在别人的心里,三个智障的孩子拖累了妈妈,但在孟阿香的心里,三个智障儿就是她活着的动力,他们也跟普通孩子一样,是最独一无二的存在。 她怎么忍心放弃三个亲生儿子,怎么舍得丢掉不管,那毕竟也是她身上掉下去的肉啊! 白发人送黑发人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惜,养育7个子女的92年里,孟阿香就像是白来这世上走了一遭,在她的生活里,很少有什么喜事。 大女儿在几年前去世了,二女儿和三女儿分别嫁到了万家镇和黄沙铺镇,早早地就离开了这个家。 两个女儿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各自家庭算不上富裕,都有自家难念的经。对于90多岁的老娘,她们也是满脸辛酸泪,爱莫能助。 女儿们嫁人后,家里等着吃饭的人少了,本以为情况能好些。可没想到,丈夫却突然得了重病,家里没钱,又借不来钱看病,最终丈夫没能撑过去。 丈夫没了,孟阿香的天塌了,她总会坐在那看着孩子们哭。 孟阿香忘不掉丈夫临终前,舍不得几个智障的孩子的模样,丈夫硬撑着一口气,嘱咐着孟阿香: “求你了,求求你,千万不要放弃这几个孩子,一定要照顾好他们”。 孟阿香虽然知道,自己也土埋半截,无能为力了。但她看着丈夫不放心离去的样子,还是一口答应了。 丈夫的离世,让家里没了顶梁柱,经济收入彻底断了。孟阿香除了种地,再也想不到其他的方法活下去。 唯一健全的小儿子,智力虽然正常,但身材矮小,身体很虚弱,也干不了重活。他眼看着家里没了口粮,为了接济老娘和哥哥们,小儿子一个人偷偷去了城里打工。 好在,还能定期拿回来一些食物,帮衬下家里。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眼前的生活,还是要靠孟阿香一个人苦熬。 生活真的很苦,比黄连还苦,孟阿香只能硬抗,靠着她不太坚实的肩膀,硬生生地在撑。孟阿香熬过了一个个寒凉刺骨的冬夜,挺过了累到心碎、又哭到无泪的明天。 她很期待有一天,三个智障的儿子出现奇迹,智力能好转一点点,哪怕能够做到?自理?,知冷知热、知道温饱,她也知足了。 至少她可以比丈夫,走的时候更安心点,放心地闭上双眼离开了。 人生四大喜,孟阿香没怎么经历过,人生悲凉的事情却接踵而来。屋漏偏逢连夜雨,本就无依无靠的孟阿香,跟三个智障的儿子相互守望,互相扶持救济。 然而生活?又一次?给了孟阿香,重重的大打击,直接把她击倒了。孟阿香的大儿子乐建瑞,竟然重病后死了,走到了9旬老娘的前面。 白发人送黑发人,心痛之情溢于言表。72岁的大儿子在家里突然摔倒,身子不能动弹,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大儿子智力不足,还有高血压,这次摔倒后他就再没站起来过,吃喝拉撒全要卧在床上。 孟阿香看着大儿子半身不遂,一下子上了一股火,原本就硬撑的身体,再也撑不住了,孟阿香也终日卧病在床。 智障的二儿子乐建作,好像明白了什么,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学着给老娘和大哥做饭、喂饭。小儿子乐建九,也忙着每天给大哥换洗衣物,照顾老母。 可惜,小儿子那天去给大哥喂饭时,却发现大哥越来越虚弱,完全吃不下去了。他就抽空去了田里,替老娘干活,打算回来再喂大哥。 可是,到了下午3点,小儿子匆忙从地里赶回来,想再喂大哥吃东西时,孟阿香的大儿子却只被喂了一口水,就彻底咽气,离开了人世。 2016年5月31日,孟阿香的大儿子死了。小儿子不敢哭,更不敢说出口。他无法想象,用尽一生来照顾三个智障儿子的老娘,知道这样的消息会怎样。 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娘是否能受得了!可是,大哥要出殡,不能一直放在家里。情急之下,小儿子思索再三,还是把大哥去世的消息,告诉了病卧在床的孟阿香。 孟阿香得知长子死讯,不禁感慨万千,痛不欲生。从那天起,她就不再主动吃饭和喝水了。而在这之前,孟阿香多少还有点活下去的念想,能喝上一点点稀饭。 孟阿香去世 9旬的孤苦老人孟阿香,丈夫离世,大女儿早亡,现在连大儿子也死了。孟阿香心情悲伤,承受不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不吃不喝,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小儿子眼看着老娘?这副?模样,心痛?的?要命,赶紧把母亲接回了自己的家中,还带妈妈去看病,希望妈妈还能调养好身体。 但检查的结果不尽人意,此时,孟阿香的肺部已经老化,已经是病入膏肓,没了救治的必要。孟阿香随时都有可能,直接咽气离世。 落叶归根,孟阿香吃不下东西了,可心里却很明白事。她不想拖累小儿子,更惦记家里的老二和老三。可小儿子怎么忍心,让老妈回那个贫苦的家里,再跟着二哥三哥操心? 老娘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小儿子希望赶紧帮老娘瞧瞧病,再找好点的医院看一看,让老娘多活一阶段。 哪怕多活一天,他的心里也算有个安慰。有娘在,家就在。小儿子不想放弃,当地政府和相关医院得知情况后,也非常支持给孟阿香看病。 但是,孟阿香却拒绝了,她真不想“乘车颠簸”,一心只想趁着自己还活着,再回到那个家里,陪着两个智障的儿子,走完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 母命难违,小儿子乐建九深知老娘的心思,就把孟阿香又送回了家里。寒凉的房子,愁苦的心情,操心的家事,本就不适合9旬的老人养病。 回家后没多久,小儿子就发现,多日卧床的老娘,眼睛无神,不转动了,无法下咽食物。那天上午,小儿子在伺候老娘喂水时,老人突然就背过气了,一句话都没留下。 两分钟后,苦命了一生的孟阿香,告别了这个让她一辈子悲惨的人世间,抛下了两个智障的儿子,一个人清静地离开了。 大概是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孟阿香临走时,也没有打扰子女们,子女并没有堵在跟前。也可能是太累了,操劳了一生,孟阿香已经无力再说什么。她匆匆一别,没有任何的遗言。 2016年7月6日上午11时50分,9旬老人孟阿香死了。这个担心自己三个智障儿子挨饿,用了几年时间在自家阁楼上,存放了1千斤稻谷的92岁老人,在家中悄悄离世了。 她来时携风带雨,走时悄无声息,经历了92年的人生悲欢,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社会大爱救助 9旬老人离世时,家中阁楼上摆着一口给自己准备的大棺材,还有三大缸未脱壳的稻谷,足足上千斤的粮食。 只是为了留给三个已经步入中年,却智力有缺陷的残疾儿子,避免他们人活着却没粮食吃,饥饿而死。 孟阿香走了,可她的故事却突然在网上传播开来。那三口大缸,1千斤的粮食,3个智障儿子,这些关键字眼,就像是一把把刀,直插到有爱友善的陌生人胸口。 看到听到孟阿香故事的人,都泪目心痛,憎恨命运对这个孤苦老人的无情,感慨孟阿香这么多年来,人生的不易。 很多人都想伸出援手,帮一帮她,只可惜,此时的孟阿香,再也感受不到这份人间大爱的温暖了。 当地村里也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谈着孟阿香的家事,心疼这位92岁离世时,还在牵挂儿子的母亲,感动于这份母爱的伟大。 于是,村里考虑到老人临走时的牵挂,想替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把孟阿香的智障儿子,接出了危房。 还将村子里的一处闲置的教学点,给腾了出来,打算让这几位智障孩子居住。 只可惜,母子连心,三儿子在孟阿香去世不久,也生病走了。这个家里,半年里失去了三位亲人,大哥走了,母亲离世了,三哥也走了,这个家全散了。 此时,小儿子的精神也快崩溃了。还好,村里帮忙,出钱又出力,补贴了丧葬费,还帮老人的儿子免费修建了一栋楼房,希望智障的二儿子以后,可以过得好一点,让去世的孟阿香安息。 孟阿香去世5年了,现如今,让老人牵挂一生的孩子,仍旧住在那里,余生应该算是有了着落。 老人去世的那一天,二儿子得知了老人的死讯,但智障的孩子似乎不太理解,什么是生离死别。 对于老娘去世的事情,他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反应,一切往如昨昔,母亲健在时。不知道孟阿香老人,看见这样的结局,是否能安然闭上双目,开心一点了? 母爱伟大 92岁的老妇人孟阿香去世,家里阁楼被人发现,藏有一口大棺材,还有三大缸的稻谷。而孟阿香做这一切,只是担心自己离世时,三个智障的成年儿子会被饿到。 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神圣到不求回报的。只要母亲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心想着为儿子劳心劳力,倾尽所能?地?去付出。 母爱是牵挂,更是一处火炉,能给孩子送去温暖,带来生的希望。 孟阿香的人生是平凡的,她是很多农村妇女的真实缩影,但她的母爱是伟大的,她静悄悄地在行动,用尽了真情在付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孟阿香用60余年的时间,换来了儿子余生的被照顾,这是她期待中的幸福。母爱总是这样,最能缔造动人心弦的故事,最容易让人感同身受,惹人羡慕不已。 无论文化背景如何,也不管你是家贫还是家富,如果有位母亲如同孟阿香一样,那你的人生就是真的幸福了。 千古流传的诗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母亲总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愧对子女,只能多嘱咐孩子照顾好自己。 而子女在外漂泊,历尽磨难,也甘心承受一切,只为了亲娘能过得好些。 孟阿香是这样的心境,她的子女活着,也是这样的心情。彼此惦念,又能力有限。真希望有来生,他们还会再相聚,来弥补这样的遗憾吧! 不过,连孟阿香都没想到,她死后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在她看来,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人的本能。 但在众人看来,一个女人能耗尽青春,甘心?在?大山沟里陪伴自己3个智障的儿子,走过人生漫漫的每一天,用自己60余年的幸福,来换取儿子不被饿到,这种母爱真的伟大,也是真的朴实又动人! 孟阿香老人用她的实际行动,感动着中国儿女,传递着母爱的力量,彰显着她面对苦难时的坚强。 瘦弱的身躯迸发的力量,足以激励许多年轻儿女,更加顽强?的?生活,与命运抗争。母子同心,其利断金,只要母爱在,再难熬的日子,终有一日能迎来光明。 孟阿香老人的母爱故事,一幕幕都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讲的看似是一天天平淡的生活。但却是满眼的辛酸泪,用一生谱写的真情。 它传扬着老人一生,艰苦的拼搏精神,还有那浓浓的母爱情怀。每个读到她的人,都发自肺腑的感叹:红尘?事?有多可笑,有妈妈活着才是真的好!妈在爱就在,有娘才有一个家。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