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蓝湾 http://www.azfgw.com/xinfang/2018.html 一、 如果一个人感觉痛苦,他的内心一定处于进退两难的冲突当中。 电影《我妻子的一切》里,男主人公受不了结婚后整天吐槽、抱怨、唠叨的妻子,在心里对妻子反抗了无数次,拒绝了无数次,甚至想到了离婚!从他的内心戏可以看出,他对妻子已经忍无可忍! 可他实际是怎么做的呢? 他从来没有在妻子面前说一个“不”字,妻子对他做的一切他讨厌的行为他在表面上全盘接收。可他在公司却极力申请出差的机会想逃离妻子,幻想妻子出轨,甚至花钱雇了一个花花公子去勾引妻子。 电影《我妻子的一切》剧照 卡伦·霍尼在其心理学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说:“人们出现忧虑、苦闷、犹豫、懒散、寂寞等情绪,其实都是那些还没有被解决的冲突对人们的影响。” 当我们出现这些情绪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这些情绪的背后代表着我们内心有着怎样的冲突。 《我妻子的一切》里的男主人一方面忍受不了妻子的叨唠,但他担心自己说出来会伤害两个人的感情,反正自己不想当那个破坏两个人感情的坏人角色。他在个人的利益需求和不想当坏人的良心需求之间纠结痛苦。 生活中,几乎没有不遇到问题的情侣和夫妻,面对失望、烦恼、苦闷、犹豫、寂寞的时候,他们是勇敢面对、积极解决,还是退缩逃避、被动等待,往往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两性关系。 二 逃避内心冲突,往往引发更大的冲突 最近有个读者留言说自己对男朋友条件不是特别满意,很纠结要不要结婚。她越纠结,越不想去想这件事,后来觉得顺其自然吧! 其实,许多顺其自然不过是逃避的借口。殊不知,大部分不幸福的婚姻在婚前就有了苗头。 文雪和她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异地上班,而且双方都表示不愿意离开家去对方的城市。恋爱期间,她就明显感觉男朋友不在身边的各种失落,生病的时候,家里下水道堵起的时候,买一些大件重物的时候,她都感觉自己有一个假男朋友,而且时间久了,男朋友电话、微信也不像开始那么勤,关于结婚,她真的很纠结。 想过分手,但这段感情谈了三四年,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两人关于婚后生活都没有好好规划过,就在家长的催促中匆匆领了结婚证。 婚后她和老公依旧在各自的老家工作。她开始生气、抱怨,老公慢慢也不太理她,两个人感情也越来越生疏。 她挺痛苦,想过离婚,可又不想去面对离婚的种种繁琐。心想也许生个孩子,自己就不寂寞了。 生过娃的妈妈们都劝他,感情已经不好千万别急着生娃。 她却听不进去。 后来真的生了孩子,老公两个月才回来一次,几乎是她一个人照顾孩子,其间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她特别后悔。后悔不该着急要孩子,后悔没有在怀孕前离婚,后悔没有在结婚前分手......可现在,有了孩子,她说为了孩子好,离婚更不可能了…… 在这段关系里,文雪慢慢才发现,从一开始她都没有正视自己的痛苦,导致后来每被动前进一步,痛苦就更深一重。 三、 勇敢面对冲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苦 人们为什么会害怕冲突,逃避冲突? 因为冲突,意味着你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而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任何决定都有错误的风险。逃避冲突,其实是在逃避责任。 抽烟、酗酒、冷暴力这些看似解压的方式,都是我们逃避的方式。但逃避,并不会让冲突自己消失,反而会日积月累,埋藏着更长远的痛苦。 想让自己内心获得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大的力量,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必须要在遭遇冲突时,拿出勇气去面对它,同时尽量去寻找解决办法。勇气越大,自由和力量来得越快。 只有当你愿意承受打击、承担责任时,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而不是把一切都归咎为命运。 主动去体验冲突,这个过程确实很痛苦,但痛苦过后却能获得更大的力量、自由和幸福。在婚姻中,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可以通过这几个步骤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冲突,主动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 1、正视自己的感受 当自己感到烦恼痛苦的时候,积极感知自己的负面情绪。告诉自己:我遇到麻烦了,我感到烦恼、纠结、痛苦。 2、分析冲突的根源 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敢于深入探究隐藏在烦恼痛苦背后的冲突。 是什么事让我烦躁不安?这件事为什么让我们痛苦? 我们纠结的背后一定有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一定有什么东西难以取舍,一定有什么风险让我害怕承担。 到底是什么需求没得到满足?如果我们做出某个决定会面临怎么样的风险,而这个风险是我们不愿意承担的? 敢于深究,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越接近真相,答案越简单。 3、思考自己的需求和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想想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做能让这个需求最大化被满足?选项都不满意的时候,是选其一还是都放弃? 对于放弃一个或所有选项带来的风险,我们有能力承担么? 最关键的一点:一旦做出决定,就表示我们必须为其后果承担责任。不必因为失去的一部分损失而陷入后悔的情绪中。这是我们能够感受幸福的基础。 4、正视对方的需求 人类大部分的问题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问题。亲密关系里的大部分痛苦来源于双方的需求都没被满足。 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同时,对方也一定有某些需求是被忽视了的。发现自己的需求容易,发现对方的需求很难,而这,往往是实现自己需求的第一步,用利他换利己。这里说的利他,不是站在自己角度的以为对他好,而是去发掘对方真正的需求。 当我们能勇敢面对自己痛苦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由己及人,去感知对方的痛苦和需求。这是一个人共情能力的体验,共情力即指一个人能够感知另一个人情绪、看到对方需求的一种能力。 共情力,是一切有效沟通的前提,是一切人际关系问题解决的基础。 5、学会正确有效的沟通 亲密关系里最容易死于不沟通、无效沟通和暴力沟通。沟通是一个人解决关系问题的最重要的方式。 《我妻子的一切》里的妻子很清楚自己的婚姻遇到了问题,她一直试图去解决。但一开始的过度唠叨却是一种近乎极端的沟通方式,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老公的反抗心理。 但是,就算她对别的男人动心,她也会每天给老公分享,绝不刻意隐瞒,她从未放弃两个人的感情,这样勇敢坦荡地面对一份情感,却是她老公所不能及的。 后来妻子开始独立工作,不再对老公唠叨,每天把自己美好的心情温柔地分享给丈夫。并告诉丈夫,她很怀念他们相遇时候的感觉。丈夫很明显开始在乎妻子的感受了,开始正视两个人的感情问题,并努力去行动。 因为妻子一直积极面对感情出现的问题,没有因为老公的厌烦、逃离而选择放弃,因为她知道他们不是不爱对方了,而是沟通出现了问题。她对感情的敬畏、坦荡,值得很多人思考,也是因为她的积极勇敢,才换来两人感情重新恢复的结果。 什么才是积极而合适的沟通方式呢? 第一步:不情绪化、不冷暴力、不抱怨和发泄;第二步:运用同理心,关注对方的需求;第三步:温柔地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感受,用词要客观,不能对人格贴标签和指责。比如:“我感觉很受伤。”而不是说:“你伤害我了。”第四步:提出请求,而非命令。比如:“我希望能得到更多关怀。”而不是说:“你就不能多关心下我吗?”6、承担责任 如果你已经积极面对并通过沟通去解决问题,但问题无法解决。这个时候是该做出一些决定了,可能有时候你遇到的就是一个不爱的人,或者一个三观不合的人,你接受不了,也改变不了,你在心里也想过无数次离开,但离开会让你放弃另外一些的东西。 如何取舍?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就是,想清楚后果,①一旦做出决定,就表示你愿意承受后果,②并且,你必须有能力去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旦决定,不再为失去的而后悔,对拥有的加倍珍惜。勇敢而坚定的人,将散发强者镇定自若的风度,而不会是内心无限的烦恼和痛苦。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