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崇文网 2021-12-17 450 10

不到两个月,韩国放弃“与病毒共存”,英国日增确诊再创新高

抖音充值平台

努力过又放弃,然后发现更糟糕,只得继续重拾努力是什么感觉?韩国没到两个月就经历了抗击疫情的过山车。

撑不住隔离封锁为经济带来的阵痛,加上目前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75.6%,韩国于11月迎来了新的防疫模式,就是“与病毒共存”的状态。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后,韩国的各大商圈也渐渐热闹起来,开放肯定也会给疲软的经济带来久违的活力。

不过好景不长,很快韩国便再次撑不住了。16日,韩国政府宣布收紧防疫政策,总统文在寅致歉。11月韩国刚放开政策时就引发过防疫专家的担忧。专家预测,确诊病例将剧增至没放开时水平的2至3倍。

专家的预测没错,才放开没多久,韩国的疫情再度扩散,单日新增近8000例,现存危重症病例数增多,这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一部分中国网友熟知的韩国明星、导演也接二连三的中招。

“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被叫停,势必要恢复更严格的社交距离规定。据悉,从12月18日至明年1月2日,韩国聚会人数限制将恢复为不超过4人,且要求完成全程接种,另外还规定餐馆、咖啡馆和酒吧在晚上9点前关门,电影院和网吧在晚上10点前关门。未接种疫苗者只能独自外出就餐,或要求外带、送餐。

此前放弃“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的国家疫情遭遇了反弹。16日,英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8.8万例,再创新高,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警告,到本月底,英国奥密克戎确诊病例或达到100万。

德尔塔还未“清零”,奥密克戎又来了,面临新冠变异毒株双重打击。英国不是独一个。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7日6时22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50493975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803342例。在过去约24小时里,美国新增确诊病例147660例,新增死亡病例1299例。并且美国的校园疫情愈发严重。

新加坡也在放弃“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后,确诊病例出现了“异常激增”,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实施2个月的加强防疫措施。反反复复就是限制不了断不了,使出洪荒之力后,一切不得不又回到原点。

此前,也是美英这些国家,最先放开了旅行限制,解除了封锁,恢复了社交活动,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现在英国也不得不收紧防疫政策,督促民众赶紧接种加强针。欧洲其他国家也担心反弹,法国采取了对英国的旅行限制。

事实证明,“与病毒共存”这条路不好走也不能走。但凡有西方的专家学者或是媒体认可中国的“清零”政策,便会遭到激进分子的口诛笔伐,如今看看吧,专家国内什么样了?

作为美国媒体,彭博社发现,在世界各国还在慌忙应对各类变种,仓促实施边境和旅行限制时,中国“一切如常”,“这种含有大量突变的病毒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的‘新冠清零’策略是正确的。”

听着别别扭扭,但难得地说了句客观话。其他美国媒体也有注意到,其他国家面临“奥密克戎海啸”之时,中国正在淡定地谋发展,这份淡定自信是实力给的。

在“与病毒共存”政策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如看看中国吧,生命和生活怎么选择?中国就是最好的答案!

延伸阅读

那些“与新冠共存”的国家目前如何了?

韩国叫停了“与新冠共存”模式。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2月16日报道,韩国政府正式宣布再次收紧防疫政策,这实际上是叫停实施了一个多月的“与新冠共存”模式。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5日,韩国首尔,民众排队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图/ICphoto

此前,韩国政府决定采用“与新冠共存”的模式,并从11月1日起逐渐解除疫情防控措施,让韩国人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如今一个多月过去,韩国政府的多项防疫指标亮红灯,为此,韩国总统文在寅向民众致歉。

决定“与新冠共存”的国家并不只有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已开启“与新冠共存”模式,不过,疫情也随之出现反弹。

韩国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

路透社报道称,随着韩国单日新增病例数和重症病例数持续走高,新冠疫苗接种者“突破性感染”病例持续激增,韩国医疗体系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

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宣布,韩国将从12月18日起恢复疫情防控措施,并持续至2022年1月2日。

根据规定,在此期间,对于完全接种疫苗的人,聚会时不得超过4人,而尚未接种疫苗的人只能独自外出就餐、打包或点外卖。此外,电影院和网吧应在晚10点前关门,餐厅、咖啡馆和夜间娱乐场所应在晚9点前关门。

“只有通过严格的社交距离限制措施,尽快遏制当前疫情蔓延,我们才能度过这场危机。”金富谦在发布会上说。

韩国青瓦台发言人朴炅美12月16日表示,总统文在寅当天就政府决定再次收紧防疫措施向国民致歉。文在寅说,在“分阶段恢复日常”的过程中,政府未能控制住重症患者的增速,确保病床等工作准备得也不够充分。

在此前的10月29日,韩国宣布“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路线图最终方案。恢复进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于11月1日启动,开启了“与新冠共存”的新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韩国的防疫措施逐渐放宽,却也导致韩国的多项疫情数据翻番。路透社报道指出,自上个月有关措施实施以来,新增病例数增加了近五倍,而重症病例数也增加了两倍。

多国推行“与新冠共存”政策受挫

除了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已采用了“与新冠共存”模式。

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早在2020年10月发表了一份有关“与新冠共存”的综述,综述中并未给出确切的定义,但外界指出,英国自今年7月19日全面解封以来,便进入了“与新冠共存”模式。

“英国人为全面解封而兴奋。他们摘下口罩,外出度假,与亲朋好友相拥……这就是他们所说的‘与新冠共存’。在这个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中,英国单日新增病例仍然超过35000例。”《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的记者汉斯·卢文今年9月在其《英国是否学会和新冠共存》一文中这样写道。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5日,英国伦敦,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召开新闻发布会。图/ICphoto

近期英国疫情再度恶化。当地时间12月16日,英国政府网站的数据显示,英国报告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8.8万例,再次刷新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纪录。预计,最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将在12月中旬成为英国主要流行株。

新加坡也尝试着向“与新冠共存”的模式过渡,但实施过程并不顺利。

综合彭博社、美联社和《海峡时报》等媒体报道,从8月中下旬开始放宽防疫政策后,新加坡新冠确诊人数持续上升,新加坡不得不从9月起收紧防疫政策,此举引发新加坡民众担忧。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此发表全国讲话,其表示学会与新冠共处并不是一段顺利且轻松的旅程,呼吁人们不要惧怕新冠,要尽可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尽管已有多国推行“与新冠共存”模式受挫,仍有一些国家在尝试“与新冠共存”。

据路透社报道,新西兰12月3日按计划启用名为“交通灯”的疫情防控系统,这意味着新西兰正式放弃病例清零政策,转向“与新冠共存”的阶段。此外,新西兰还将于明年逐渐开放边境。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10日,新西兰奥克兰,民众戴口罩出行。图/ICphoto

不过,新西兰的措施遭到国内多位专家反对。有病毒学家建议,新西兰政府应考虑推迟开放新西兰边境。

而澳大利亚则是一半人口“与新冠共存”,一半处于封锁状态。CNN报道称,澳大利亚目前“与新冠共存”的地区包括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首都地区。这三个地区人口总计超1500万,这意味着在澳大利亚全国2600万人中,超过一半的人口已开始“与新冠共存”。

此外,CNN的报道显示,泰国、丹麦、南非和智利也在开启“与新冠共存”模式的国家之列。

外媒称“与新冠共存”时机尚未成熟

自2019年疫情暴发至今,新冠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自德尔塔之后,近期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拉响全球警报。

对于此前的德尔塔毒株威胁,美国《时代》网站在今年8月发表文章称,“与新冠共存”的条件并不成熟,因为当时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染性更强,导致完全接种疫苗的人仍能感染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持续增加。

而比德尔塔更凶猛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

当地时间1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目前已有7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该毒株已传播至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该变异株广泛传播导致全球病例数激增,这可能会使医疗体系再次不堪重负。

挪威首相称“奥密克戎毒株改变了规则”,宣布将实行部分封禁。图/ICphoto

央视17日消息,随着英国正在成为奥密克戎感染热点国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到明年1月中,奥密克戎可能成为欧盟27国的主要流行株。

还有人关注到更严重的危害。

12月17日,新西兰先驱报网站刊文称,在奥密克戎迅速蔓延、德尔塔感染率仍居高不下之际,多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称,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有人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更危险的超级变种。

尽管如此,全球对新冠变异毒株了解的信息仍十分有限。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的报道显示,如果对新冠变异株不够了解,又如何与之共处?

研究病毒进化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凯瑟琳·薛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没有什么标志可以说明防疫任务已经完成,也不会有一个确切的点表明新冠疾病将成为地域流行病。回归正常生活将是非常缓慢但又在前进的过程。

多国选择“与新冠共存”模式之时,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策略。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对我国“动态清零”防控策略作出权威解读。

梁万年介绍,“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它是指在现在的情况下,当出现本土病例的时候,我们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的一种集成,来快速扑灭疫情,实际上是中国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是现阶段我们疫情防控的一个最佳选择和总方针。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动态清零”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一切防控举措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阶段我们仍将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

新京报记者朱月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崇文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崇文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