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崇文网 2021-12-12 450 10

史上“最惨宇航员”!因国家解体被遗弃太空311天,3个被活活憋死

真三国无双攻略 https://www.1314gl.com/glmj/

1971年6月29号晚九时许,三名前苏联宇航员在圆满完成宇宙空间站的任务后,准备搭载返回舱返回地面。

在返回舱飞行了四个多小时后,成功在预定区域降落,随后早已等待多时的工作人员立刻冲上前去,准备迎接这三位航天英雄。

但是当地面工作人员多次联系宇航员失败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心里顿时感到一丝不安,于是他们便准备从外部暴力拆除舱门。

当他们成功打开舱门后,却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惊,只见这三位宇航员耳朵和眼睛留有血迹,皮肤呈现暗青色青斑,静静地坐在一边。

很显然三名万众瞩目的航天英雄已经死去,这个消息在扩散后不仅震惊了整个苏联社会,还在世界各国引起广泛的关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三位宇航员身亡呢?这件事最后又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索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了解人类航天历史上遭遇的几次悲剧。

宇宙飞船

自从美苏冷战开始后,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便开始在方方面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从经济到军事,再到意识形态,最后双方在太空领域展开角逐。

1961年4月12号上午九时许,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启航。

随后加加林便在离地最大高度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航行一周,耗时1小时46分钟,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成功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人。

此次载人航天的圆满落幕标志着,前苏联在太空竞争中,超出了美国一头,更意味着人类自此步入宇宙航天时代。

在前苏联的刺激下,美国宇航局加快了对太空领域探索的步伐,随后美国宇航局便提出了旨在登陆月球的“阿波罗计划”。

此项计划前后历时十一年之久,耗费255亿美元,在计划实施的高峰时期,共有两万多家企业,二百多所大学以及八十多个科研机构,累计参与人数超过三十万人!

终于在1969年7月20号,在经历了漫长的太空飞行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位美国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

这也代表着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历史上又掀开了新的篇章,而前苏联政府在美国成功登月后,便把目光聚焦到研制宇宙空间站,这一更具有实用性的项目上。

联盟--11号

1971年4月19号,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一号,由此美苏两大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

虽然礼炮一号成功发射并且在预定的轨道中正常运转,可是空间站上暂时并没有宇航员入驻,所以苏联政府决定,派遣航天员入驻空间站。

在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指示下,苏联第一次空间站对接任务行动开始实施,1971年4月23号,即在礼炮一号成功发射后的第四天,苏联政府便再次启动航天发射计划。

“联盟--10”号载人航天飞船,搭载了三名苏联宇航员,此次的航天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与礼炮一号宇宙空间站成功对接,让三名宇航员成功入驻。

4月24号凌晨四点四十七分,“联盟--10”成功与礼炮一号对接,但是因为无法打开对接舱门,所以三名宇航员无法入驻空间站中。

在伴随着空间站飞行五个半小时后,“联盟--10”号不得不选择放弃此次任务,于4月25号成功返回地面。

这次入驻任务的失败,让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很是恼火,于是他便再次下令,要求苏联宇航局尽快安排第二次发射计划。

对接示意图

在勃列日涅夫的命令下,苏联宇航局以及专家们开始日夜不停地工作,最终在1971年6月6号早上七点五十五分,“联盟--11”号再次搭载着三名宇航员向礼炮一号前进。

6月7号,在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后,三名宇航员于莫斯科时间十点四十五分准时打开对接舱门,成功进入礼炮一号空间站。

自此建设空间站,成为世界上每一个有志于开展太空事业国家的目标,中国也在21世纪提出了建设“天宫”空间站的计划。

对接成功后,“礼炮--联盟”号总重量在25吨以上,由太阳能电池和化学电池为空间站运行供给充足的电能。

三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度过了二十三个昼夜,进行了天文观测,生物医学实验,远距离摄影等多项科学考察项目和实验活动。

6月29号晚九时许,在结束了一系列的太空任务后,三名宇航员乘坐返回舱,准备返回地面。

可是三位宇航员并不知道,这一次将会是他们最后一次执行太空任务,而他们的生命也将永远停留在这里。

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飞行后,返回舱成功在预定区域降落,早已经在周围等待多时的地面工作人员,立刻冲上去准备迎接这三位宇航员。

联盟--11号三名宇航员

但是在长时间的联系无应答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心中顿时闪过一丝不安,因为这毕竟是一艘航天器,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料。

于是在接到上级的指示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准备从外部,使用暴力手段打开返回舱的舱门。

可是当工作人员打开舱门后,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只见三名宇航员皮肤上出现暗青色的青斑,耳朵和眼睛还残留着血迹,三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边,毫无声息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很快三名宇航员不幸罹难的消息便由工作人员汇报上级,也在这一天的早晨,莫斯科电台中断了预定的国内新闻节目,临时插播宣告了三名宇航员失事的消息。

而此次事故发生后,立刻引起苏联政府的高度重视,勃列日涅夫更是亲自下达指示,组建专门的调查小组调查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调查小组在成立就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首先调查的就是地面指挥部门,他们需要“联盟--11”号在发射上天直到返回的全部过程资料。

根据地面指挥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一直到6月29号,“礼炮--联盟”号的一切工作依然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

三名宇航员在接到返回命令之前,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无线电通信中,三位宇航员也纷纷表示,“自我感觉良好”。

宇宙空间站

而在接到返回指令后,“联盟--11”号就和空间站脱离,单独向地面飞去,而这个时候,飞船上的所有系统仍然一切正常。

1971年6月30号凌晨一点三十五分,“联盟--11”号飞船的制动发动机开始工作,可是当它工作结束后,地面控制中心与宇航员的联系,在突然之间中断了!

后来根据苏联《劳动报》的报道,“在哈萨克斯坦的上空,飞机和直升飞机迎接了宇宙飞船。”

“还没等旋翼停稳,医生就跳到了陆地上,向飞船跑去。”

“打开了舱口盖,舱内有3名宇航员,他们坐在自己的工作位置上,这里整齐地放着收集到的许多实验资料,航行日志,装有生物标本的容器,很难想象多勃罗沃里斯基,沃尔科夫和帕查耶夫已经死去了!”

1971年7月12号,塔斯社发表了政府调查委员会的正式公告,“在对联盟--11号宇宙飞船的飞行参数记录进行研究后确定,在下降段之前,飞船的飞行一直正常。”

在直到着陆为止的历时30分钟的飞船下降段内,下降装置内的气压迅速下降,导致宇航员突然死亡。

医学和病理解剖学检查证明了这一点,“气压下降的原因是飞船的密封性受到破坏。对完成了软着陆的下降装置的检查表明,飞船的结构没有破损处。”

空间站

“技术分析推断出造成漏气的一系列推测原因。对于这些原因的分析研究正在继续中。”

根据这份公告,3名宇航员的死因是清清楚楚的,座舱密封出了问题,气压突然下降,宇航员因缺氧,人体内血压致命地升高,血液突然冲入大脑,引起血栓而死亡。

这项调查报告一经公布就立刻引发一片哗然,无数的质疑随即而来,人们纷纷询问,为什么密闭舱会出现泄漏情况?而我们的宇航员又为什么没有身穿宇航服?

而事实上,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一直到前苏联解体后,才最终有了定论,根据《苏联载人太空飞行年鉴》的资料显示。

“联盟--11”号事实上并没有做好相关的发射准备,不过来自己苏联高层的政治压力,迫使苏联宇航局下达了此次升空的命令。

而且为了能够让航天器可以搭载三名宇航员,相关的负责人还下令,拆除了内部的一些设施,用来拓展空间。

同时宇航局还下达这样一则命令,这也是三名宇航员失事的最直接原因,宇航局命令,宇航员在返程的时候,必须脱下宇航服。

而至于会为什么下达这样的一条命令,则是因为返回舱内部空间实在太小了,如果宇航员穿着宇航服的话,那么最多只能容纳两名宇航员。

国葬

所以苏联宇航局便武断地下达此项命令,要求三位宇航员在乘坐返回舱时,脱离自己的宇航服。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联盟--11”号在进入地外轨道时,返回舱准备与动力舱脱离,这时意外发生了。

返回舱出现了“泄漏”,压力装置在脱离过程中出现部分损坏,导致舱内的气压飞速下降,与宇航员身体内部的气压形成巨大的气压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体内部本就存在着气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呼吸”,气压差让人体吸入空气,随后再排出气体。

当出现巨大的气压差时,轻微点会出现头昏等症状,严重点就是生命危险,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出现“高原反应”时,会要求他立刻返回医治的原因。

所以当返回舱出现强烈的气压差时,三名宇航员在短短四十秒内,就失去了生命迹象。

而之所以宇航员连相关的应急反应都没有采取的缘故,一个就是部分设置已经被拆除,另一个就是没有穿着宇航服。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宇航服与我们通常穿着的衣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普通的衣服无非于化纤或者棉纤制品。

克里卡列夫(左)

而宇航服的材质则全都是特制的,宇航服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保温,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身体内外的气压差。

如果当时这三名宇航员身穿宇航服,那么最少他们可以及时地采取一些自救手段,而不至于在短短的四十秒中死去。

后来苏联政府为了平息此次事故,于是便决定将负责此次发射计划的卡马宁将军,撤销一切职务。

而这位将军在后来发表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他们当时穿上了宇航服,这个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所以这一次“联盟--11”号航天事故,事实上更多的是人为的原因,而像这种因为个人因素而导致航天灾难还有许多。

就比如早在1967年发射的“联盟--1”号航天事故,就是典型的人为因素,当时的宇航员科马洛夫就曾在发射前的一个月,对周边的人说道,“这次任务我回不来了。”

而事实上,他的确没有说谎,因为在发射之前,几乎所有的参与人员都知道,“联盟--1”号存在着大量缺陷。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完后发现,“联盟--1”号至少存在着203处结构性的错误,这些问题会让航天飞行变得更加危险。

可是迫于当时苏联严肃的政治环境,没有任何人敢把这些情况,向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汇报。

联盟--1号新闻

因此发射计划一切都照常进行,而科马洛夫也并没有拒绝此次,在他看来是“必死”的任务,因为如果他拒绝的话,那么他的好友,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尤里·加加林,就会接替他的任务。

在进入太空后,飞船果然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天线未能正常打开,电力也不足,导航系统也出现故障等等。

当科马洛夫接到返回指令后,他乘坐返回舱向地面降落,可是意外再次降临,返回舱的降落伞出现故障,没有打开。

只有小降落伞弹了出来,而更大的被卡住,备用降落伞则和小降落伞纠缠在一起,1967年4月24号,飞船坠毁在奥伦堡附近的平原上。

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他们发现飞船已经被撞扁,用于缓冲的火箭也在猛烈的碰撞中发生爆炸。

后来根据苏联官方资料宣称,人们在一片废墟中,只找到了科马洛夫同志的一个足骨,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此次事故也是人类探索太空以来,出现的第一次人员伤亡,这也给各国做出了警示。

但是很可惜的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美苏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全然忽视了这些问题。

1967年1月27号,“阿波罗”登月计划正在紧张地进行中,这一次美国宇航局准备进行一次模拟试射。

挑战者号宇航员

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阿波罗”1号的三名宇航员,正在有序地进入舱内。

下午六点三十一分,舱内突然传来一阵喊叫,“驾驶舱内发生火警。”数秒后,通话在一声痛楚的叫声中结束。

当基地的工作人员从外部打开舱门后,只看见三具已经烧焦的尸体,后来的调查报告显示,火灾的发生,源于太空舱内某处电线产生的火花。

而因为舱内充满了氧气,所以在出现火情后,火势迅速扩大,短短十七秒后,三名宇航员就被烧死。

而在众多航天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一次莫过于发生在美国的“挑战者”号事件,航天飞船在上升的空中爆炸,七名宇航员当场遇难。

事故发生在1986年1月28号,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万里无云,特别适合航天作业。

所以美国宇航局便在这一天,决定发射“挑战者”号宇宙飞船,而在距离基地六公里的地方,也聚集着一千多名观众。

当“挑战者”号点火起飞后,这一千多名观众无不在欢呼雀跃,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

飞船发射

在第73秒的时候,当着全世界媒体的电视转播和所有现场观众的面,高度在16600米的“挑战者”号,突然出现一团亮光。

随后外挂燃料凌空爆炸,航天飞机当即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猝然中断,监控中心上的数据全部消失,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大火。

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东南方30公里处散落了一个小时!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价值12亿美元的挑战者号也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挑战者号事件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灾难,此次事故不仅给予美国太空探索事业以重大打击,更让世界各国再也不敢轻易提出任何探索计划。

不过在众多的太空事故中,也有幸运儿,1991年5月18号,苏联宇航员克里卡列夫乘坐“联盟TM--12”号飞船出发。

这是克里卡列夫第二次执行太空任务,这一次他的任务是前往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在成功进入空间站后,克里卡列夫在空间站同事的帮助下,开始有序执行此次太空任务。

可是卡里卡列夫并不知道,这一次他将在太空中生活311天,而当他再次返回地面时,他曾经的祖国也消失在历史中。

克里卡列夫

1991年12月26号,前苏联在经过“投票”后宣布解体,分裂成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

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克里卡列夫完全不知情,他只知道自己好像和地面指挥中心失去了联系。

之后在美国空间站的援助下,克里卡列夫和同事沃尔科夫艰难的在太空中生存,在长达311天的太空生活后,俄罗斯宇航局终于下达指示,要求克里卡列夫返回。

311天的艰难求生,让克里卡列夫的生理和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不过好在在之后,他得到了有效的医治。

而他也创造了人类在太空生存的历史,同时相对于之前众多的惨烈事故,克里卡列夫也无疑是幸运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崇文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崇文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