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 https://www.lzdxedu.com 导读:1946年6月,解放战争正式打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山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共进行作战六次,失败次数多达五次。不仅淮阴、淮安根据地相继失守,解放军战士也大量伤亡。在中央军师联席会议上,七位高级指挥员当众严厉批评了山东野战军最高指挥员的指挥不当。山东野战军多个师也联合向延安中央军委致电,表达对山东野战军总司令的失望与不满。 中央军委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决定撤换山东野战军总司令,但毛主席经过20多天的慎重思考,还是否决了中央军委的撤换决定。 被当众严厉批评不会打仗的总司令是谁?为什么毛主席最后还是否决了撤换他的决定? 上文的“他”是著名的开国元帅之一------陈毅。陈毅于1901年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15岁考入成都工业学院,18岁赴法国勤工俭学留学,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发动的爱国运动被迫回国。回到家乡后,他在蔡和森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后来,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经过他人引荐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人。自参加抗日战争以来,他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就,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陈毅光荣的人生生涯中,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人生低谷时期 初到山东,百废待兴 1945年,在我国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之后,为了完成解放全中国的宏伟目标,为了推进华中地区的解放大业。在延安担任职务的陈毅被紧急调往山东,先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务。由于担任各种军事要职,加上其特有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陈毅手下有着可以在全国武装力量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兵力。 解放战争初期,山东是中国的重要军区。1946年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实施“南北会师,占领山东,打通津浦线”的军事目标,“津浦线”是从天津到南京的铁路干线,是中国当时中东部的重要交通要道。 因为此时苏北和山东解放区基本上已经连成了一片,所以华东战场是国共双方的主战场之一,而山东则事关南京门户的安全。蒋介石也一直紧盯,为了尽快占领这个重要的地区,他在华东战区投入了大量的精锐部队,甚至还调来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74军。 而初到山东任职的陈毅,虽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大小小的游击战中,取得了多次胜利,但他的指挥能力并没有得到山东野战军战士的一致认可,加上初来山东野战军,彼此之间不够熟悉,他在山东野战军内威望并不是很高,所以初来的几场战役出现下属执行力差、无法及时调动部队的一系列情况,这在战争中,是非常影响战况的因素。 朝阳初捷,总司令决定再接再厉 因为是7月份,皖北一带通常是梅雨季节,这一年也不例外,阴雨连绵,虽然连日的阴雨天气常常会使人们感到烦躁,然而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却兴致很高,因为山东野战军刚刚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1946年7月27日的凌晨,山东野战军总司令员陈毅、参谋长宋时轮下令第二纵队、第九纵队和第二十旅共13个团的兵力,集中歼灭在国民党军中赫赫有名的、薛岳将军手下的老部队、抗日战争中曾参加过台儿庄、长沙等会战,战斗力很强的国民党69师第92旅。 但也正因为这支部队战斗力较强,加上当时薛岳对山东野战军的实际作战实力并不了解。薛岳自以为山东野战军的武器装备较差,而国民党军在总兵力上已经占据空很大的优势,又有空军支援,所以并没有把山东野战军放在眼里,在轻视山东野战军实力的情况下,进入解放区后,薛岳就大胆下令分兵进行清剿,导致国军69师第92旅被分开孤立了起来。 经过两天不断的战斗,我军成功歼灭了国民党军92旅全军,共计杀伤俘获敌军近5000人,我军伤亡才800人。 朝阳集战斗是山东野战军南下抗击国军的第一战,首战告捷,陈毅非常高兴,山东野战军将士们士气激昂,与此同时,华中野战军也是连战皆告捷,所以陈毅决定一鼓作气再接再厉,从而早日打破国军的围剿态势。 陈毅向中央军委表明其壮志:“现华中全境,苏中敌气已然颓废,淮南、淮北敌气正旺,再三考虑决定在淮北再打一、二次好仗,以“一改困局”。 7月31日,陈毅和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宋时轮两人联名向中央军委致电:“我军决定主力军向灵璧、泗县找桂军出战,消灭两个桂军团,再转而进击津浦路段。” 泗县之战失利,损失惨重 泗县,是淮北一带的核心地带,攻占泗县对于我军来说对于解决淮北困局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国共双方对泗县都非常的重视,国军守卫泗县的是桂系172师两个团的兵力,我军山东野战军兵力是22个团,如此大的兵力差距,对于我军来说是一大优势。 所以陈毅对于泗县一战有着相当大的把握,但是对于此战,山东野战军内部分歧还是非常大的,参谋部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守军的桂系两个团是白崇禧的王牌部队,虽然看似兵力少,我军兵力多,但是泗县周围分布的敌军力量众多,如果泗县我军一时攻打不下,敌军支援部队到达,我军极有可能陷入被动地位,而且7月、8月正值雨季,我军部队还处于疲惫状态,此时攻城并不是最佳选择。 毛主席收到陈毅发来的电报后,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认为雨季作战条件不好,我军刚经历一场战斗,将士疲软,不可急躁,于是毛主席于8月3日发电报指示陈毅和宋时轮,让他们分析此战敌我的利弊,不能过于急躁冒进,考虑选择最佳时机再战。 但是陈毅与宋时轮已经在8月2日就下达了攻打泗县的命令:8师与九纵3个团为主攻力量,二纵、七纵负责切断泗县与灵璧县敌军联系,阻止敌军支援力量。 而此时泗县的环境状况,城外是白茫茫的一片,周围是湖泊沼泽地,还有五条河流围绕,而这些天的接连暴雨,使河水水位暴涨,沟深水漫,道路也被积水弥漫,这时候有利于守但不利于攻。 在这样不利的天气情况下,山东野战军还是发起了攻打泗县的战斗,这一战也因此打得十分不容易,由于河水暴涨,山野各支援部队无法到达指定的攻击位置,而作为唯一的攻坚主力第八师虽一度乘胜攻入了泗县城内,但因为主攻兵力伤亡太大,而援军到达不及时,并且泗县城内驻守的敌军正是桂系的精锐力量,他们对我军的进攻进行了殊死抵抗,两天两夜激烈奋战后,我军在歼灭敌军3000余人,牺牲2000余人的情况下撤出了泗县,泗县一战失败。 泗县战败给山东野战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一时间士气低落,军中出现部分将士气愤、消沉、埋怨、不满的状况。 军中士气低落,淮阴一战更显被动 泗县战败后,国军则乘势向淮北推进,于9月10日左右向淮阴、临沂发起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淮阴一战,就显得极其重要。 但当陈毅的部署尚未安排就绪,国民党军第七军便于1946年9月12日东渡大运河,攻占泗阳,逼近淮阴,淮阴保卫战就此打响。 山东野战军主力在运河以北的渔沟、来安一线数次组织反击战,但均未达到大量歼敌的目的,渔沟于20日失守,与此同时国军王牌部队整编第74师也沿着运河南岸向淮阴发起猛攻。 面临突发状况,我军守卫各部奋勇杀敌,顽强抗击,但终因兵力不足伤亡惨重,再加上国军拥有飞机,占据了制空权,此时敌我双方兵力差距已然悬殊,经过了5天的奋战后,我军终究没能抵挡住敌军的进攻,淮阴最终还是失守,被国军整编第74师占领,随后国军又进占淮安,我军无法抵抗,淮阴与淮安接连失守,此时整个陇海线面临着全线崩溃的紧张局面。 两淮失守,接连败仗,质疑会不会打仗 此时粟裕在的华野却七战七捷,而山东野战军却是一败再败,士气低迷,军中上下也出现了一片质疑声。华中军区领导人张鼎丞、邓子恢、曾山更是联名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上书,信中主要内容就是质疑“陈毅不会打仗”,还提出应该让粟裕出兵与陈毅合并,配合陈毅稳定战局的建议,对于陈毅来说,质疑他不会打仗,无疑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批评指责了。 陈毅在山东野战军的开始工作不顺面临困境,而泗县战败,两淮失守,可谓是他军旅生涯中最为失败痛苦的事了。据当时陈毅的参谋王德回忆说:“一日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正在值班,陈毅同志面色沉重的走过来,满腹心事地对我说,他对中央许下的话,看来是要食言了,都说陈毅不会打仗,我还是回去去搞文化建设吧”。 面对山东野战军当前的困顿状态,和整个陇海线将要全线崩溃的紧张局势,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召开研讨会。一番激烈讨论下,决定派徐向前来山东负责指挥鲁南前线,来提升山野的指挥能力。 中央军委打算将山野分为4个部分,分别由陈毅、徐向前、张云逸、粟裕四个人指挥。在电报中特别提到由徐向前负责鲁南指挥,言下就是由徐向前同志担任山东野战军的军事总指挥。 徐向前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还是唯一一个将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军委第一副主席三个最高军职都当过的元帅。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徐的军事能力,因为徐为人可以说是十大元帅中最为低调、内敛的。他来自将星璀璨的黄埔一期,1929年徐被派去湖北领导当地的武装起义,他在我国腹地湖广和四川一带开辟了多个苏区,还亲自指导,带出了战斗力强悍的红四方面军。 面对挫折,勇担责任,豁达接受 对于泗县之战和两淮之战的失败,陈毅在战后将战役中所有失误都自己一个人承担了下来,并做出了深刻的自我反省。10月4日,陈毅给八师全体官兵写了一封信,并亲自向全军道歉,信中写到“8月几仗没有打好,不是野战军部队内部的问题,也不是帅旅军团的问题,不是野战军参谋处的问题,主要责任在于我自身……” 他用一军统帅的身份承担了一切后果,向大家坦然承认错误。而且陈毅当时还说第八师是最好的部队,纪律严明,战力激昂。他还表示对于党内同志认为他不会打仗,他同意这个观点。 同时,陈毅向中央发电,对徐向前来指挥华中和山东野战军表示欢迎。陈毅以其特有的光明磊落性格,一个人承担了战败的全部责任,更是赞扬了山东野战军8师英勇作战,纪律严明,这封公开道歉信也使山东野战军上下为之倾佩,为之感动。 主席考虑良久,并未换掉陈毅 但是没有想到20多天过去了,陈毅众人仍没有等到徐向前,在这时,中央来电,原来毛主席在20多天里一直深思,到底要不要派徐向前去山东指挥,经过经毛主席反复深思,还是坚持由陈毅继续领导山东野战军。 毛主席坚持陈毅继续指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陈毅为人豁达大度,而且,文科出身的陈毅,整合军队的能力突出。陈毅刚到山东野战军的时候,军内人员关系非常复杂,包括了新四军、八路军和很多地方部队,军队之间不可避免有摩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优秀的革命前辈,陈毅的威望和资历是可以服众的,深受各级将士的尊敬,所以在短时间内,山东野战军就拧成一股绳。 二是因为陈毅自身的人格魅力,如之后作为粟裕的搭档,当陈毅被调往中原野战军工作时,粟裕还是坚持由陈毅兼任总司令,自己当代司令。粟裕对陈毅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有着很多不同意见时,由于身份原因,他没法果断提出来,陈毅知道后,让他大胆的向中央反映,无条件支持他。 更为之感到难得的是,陈毅在和粟裕合作期间,只要是打了胜仗,功劳都会算给粟裕,如果打了败仗,陈毅会站出来自己承担责任,还不断向中央传达粟裕优秀的军事才能。 考虑到陈毅自身的诸多优点,毛主席让陈毅继续主战山东,并将粟裕一同派遣过来,整编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 陈毅、粟裕联手,山野、华野两军合并 9月23日,中央军委向山野和华野作出了十分明确的指示: “山野、华野两军集中整合行动,两个指挥部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 由此山野、华野合一,成为华东野战军,陈毅和粟裕这对在新四军时期就配合非常默契的搭档,再次携手共进。 华东野战军的成立,改变了华东我军各自为战的局面,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陈、粟两人合兵后,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才能。陈毅善于总揽全局、精于人事、能够服众,而粟裕则精于军事,这对黄金搭档配合愈加默契,在硝烟弥漫的解放战场上取得了诸如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一个又一个胜利。 粟裕曾表示华东战场每一场战役的最终胜利,都是与陈毅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而陈毅表示华东战场上的战功都是粟裕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