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看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renrenkan.net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吗? 1951年,有位十几岁的小姑娘,不但受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还被毛泽东接见,并为她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86岁的她获得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你知道这个女孩是谁吗?她就是马毛姐。她有哪些事迹呢?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安徽无为县,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当时家中排行第三的她,还没有名字,乡亲们都叫她“三姐”。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了马毛姐的家乡,大小村落里驻扎着20万准备渡江的解放军。当地民众挑米担柴,修路挖河征用民船,忙着各项支前工作。 沉浸在解放喜悦中的马毛姐,决心为解放军做点事。恰逢渡江突击队招船工,她深知渡江有危险,仍瞒着父母和哥哥报了名。 当时的马毛姐年仅14岁 最小船工掌舵“渡江第一船”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正式打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马毛姐的船和其他3条船组成渡江突击队,载着30名解放军战士向长江南岸进发。 上船时,因为她是个年纪很小的女孩,一名解放军战士拦住了马毛姐,“这怎么行,渡江很危险,你不怕吗?”她坚定回答,“我不怕死,我会掌舵,我会划水”。 就这样,马毛姐跳上了船,哥哥在船桅杆边扯帆。她一手掌舵,一手划桨,船只快速地向南岸破浪前进,而马毛姐的这艘船正是渡江第一船。 “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渡江过程中,敌人不断投放照明弹,飞机也来回飞。快靠岸时,岸上的敌人发现渡江船只,步枪、机关枪、大炮都向马毛姐的船打了过来,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落在船边,子弹击中了马毛姐的右臂,她咬着牙坚持撑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第一批突击队员安全送到对岸。 “只有前进,没有后退!”40多分钟后,船只到达长江南岸,成为百万雄师中,第一批抵达南岸的渡江突击队。 长江南岸的碉堡里,负隅顽抗的敌人用机枪阻止上岸解放军前进。马毛姐熟悉地形,领着2名爆破手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那一晚,马毛姐兄妹俩横渡长江6趟,共运送了3船解放军到达南岸,并在返回途中救起多名落水战士。 渡江功臣中最小的“一等功臣” 渡江战役胜利后,马毛姐被授予“一等功臣”“支前模范”称号。 她是渡江功臣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毛泽东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51年9月,马毛姐受邀请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毛泽东接见她时亲切地问,“家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马毛姐说:“我姓马,在家排行老三,别人都管我叫‘三姐’”。 毛泽东正式为她取名:“你姓马,我姓毛,你就叫马毛姐吧”。 临别时,毛泽东送给她学习用品和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并在扉页上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许党报国,不负人民 受到毛主席的鼓励,马毛姐努力补习文化知识,1954年她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参加工作后,马毛姐从不以功臣自居,各级领导来看望时,她也从不伸手要待遇,一直廉洁自律,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为党工作,仅离休后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 老人说:“我从来没想过党和人民给我这样的功劳,叫我家女儿把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去给以后的人看看,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