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崇文网 2021-10-14 450 10

孩子反复看一本绘本到底要不要干涉?看看脑科学上的解释

TV狗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tvgou.org

在亲子阅读中,有个问题是大家提问频率最高的:孩子反复读同一本绘本,其他绘本都不要看。

的确,从我们大人角度来看,孩子明明已经非常熟悉这本书了,都会背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重复看呢?

01

重复-儿童的智力体操

一个原因当然是宝宝喜欢其中的内容,看到之后感到开心、喜悦。第二个原因其实是他们大脑运作获取信息的原理导致的。

孩子和大人获取书的信息顺序是不同的。对于大人来说,看书是整体把握,反复读一本书,看到的画面和文字,每次基本都是一样的。

但孩子可不是。就算你每次只是一页一页地把绘本上的文字念给他听,孩子却仍然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阅读层次。

比如,看一遍《好饿的毛毛虫》,大人会知道,这讲的是一个毛毛虫长大、结茧、化蝶的故事。

但孩子不是的,他们看绘本的时候,只会关注一些片断,他会这样想:“哇,那里有一个好小好小的毛毛虫!......这个苹果上有个洞!我要去扣一扣。”

就算是同一时间连续读同一个绘本,宝宝每一遍的关注点也不会完全相同,对于他来说每一遍都有新鲜感。

这就好比你录手机的指纹锁,录入的时候需要你一次又一次地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地按,每按一次,指纹信息就更完整一点,直到最后拼凑成完成指纹。

小宝宝读书,就像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原因是常常被忽视,就是宝宝能从重复阅读中获得自信心。

读一本熟悉的书,宝宝能猜到下一页有什么,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故事会按照宝宝的预测发展,宝宝觉得“我都猜对啦”,自信心爆棚。

你想象一下,你下班之后走一条非常熟悉的路回家,你知道该在哪里拐弯,在哪里过红绿灯,知道大约多长时间就到家了,是不是很安心?

宝宝读熟悉的书,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并且,在一遍遍听的过程中,宝宝还在潜移默化地学习你的说话技巧,积累词汇,甚至试着自己表达。

有教育专家曾经提出过,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反复进行练习,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

重复阅读正是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反复练习的机会,让孩子逐步实现图画与文字的匹配。

对故事越来越熟悉之后,孩子会降低对图画的关注度,能分配更多认知资源去发现文字信息。

02

可以如何引导?

现在你知道了,孩子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重复阅读正是他喜欢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尊重和满足宝宝的需求。

当然,如果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你有意每一遍讲的重点不同,效果就更好了。具体怎么做,我拿《好饿的毛毛虫》来举个例子给你。

首先,刚开始读的时候,你完全跟着宝宝的节奏,观察宝宝的兴趣点。你拿着书,跟宝宝一起翻,看他翻到哪一页停下来,就给他描述那一页上的内容。

比如宝宝翻到苹果那一页停下来,挖苹果上的小洞,你就可以说:“哎呀,这里有一个大红苹果,苹果上还有一个洞呢。这个洞是哪儿来的,是虫子咬的吗?”

还可以帮助宝宝把绘本内容跟生活联系起来,“前两天我吃苹果,就发现苹果里有一条小虫子,宝宝还记得吗?”

如果宝宝在不停地翻页,挖洞,那这一遍你就主要讲洞了:“这里有一个洞,这里有两个洞,这里有三个洞,宝宝每个洞都试着挖一挖,一,二,三.....”

就这样,每读一遍,宝宝的注意范围就会更广一点,读几遍之后,宝宝就能了解绘本中的大多数画面了。

接下来,你可以有意引导宝宝注意到他之前没有发现的细节。

比如,引导宝宝观察毛毛虫的个头,当毛毛虫是一只卵的时候,好小好小,像一个小米粒。它吃了一个苹果之后呢,长大了一点儿。吃了两只梨之后,又长大一点儿。

这一步,有点像查漏补缺,补上宝宝自己没有发现的重要线索,还是以片断为主。当然了,也有可能你不需要补充,宝宝比你观察的还仔细呢!

最后,你可以帮助宝宝把片断串成故事。

完整地给宝宝讲一只毛毛虫长大的故事,毛毛虫刚开始是一只小小的卵,它吃啊吃啊吃,越吃身体越大,然后吃不动啦结成茧,最后变成蝴蝶飞出来。

这也是在宝宝积累了许多故事片断的前提下,最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反复读绘本这件事的确很累人,但希望今天分享的从原因到引导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孩子这个行为,也能让我们即使读同一本书也有新鲜的读法。

毕竟亲子阅读,一定是亲子先行。我们阅读的状态是怎样的,也会影响孩子对于阅读这件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崇文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崇文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