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押宝纳米产业失利引争议:上海和苏州都是经济强市品牌弱市?一种观点认为,苏州的GDP虽然高达2万亿,但相较杭州,本土品牌建设乏善可陈,一个纳米科技产业,搞了十来年,还是没多大起色,和杭州这些年在互联网电商领域里的风生水起,形成了鲜明对比…… 苏州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苏州的纳米产业可没有失败,在国内一骑绝尘,在国际上也处于领跑方阵,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真正在国际上有顶尖水准的高科技产业。 之所以没引起太大关注,是因为苏州的纳米科技产业太上游了,或者说太前沿了,一部分发展成了生物医疗器械纳米材料,一部分成了电子信息纳米材料,还有一部分参与组建了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 苏州的纳米科技产业,实力堪称爆表,像一些企业用的抗菌材料,几乎都是苏州纳米园培育出来的,有的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暴利得很。 这就像是和外地人提起苏州本土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恒力、亨通都没听说过,还没oppo、小米出名。其实不是恒力、亨通实力不行,只是因为太上游,离消费应用层级相对远。 苏州 像苏州最近上市的纳微,市值都接近500亿了。其实消费级产业技术含量反而低,当年华为做通信那么厉害,没多少人知道,反倒靠手机成了国民品牌了。同理,苏州这方面太吃亏了。 苏州押宝纳米产业失利引争议:上海和苏州都是经济强市品牌弱市?其实隔壁上海也是这样,从前“上海造”消费品品牌成为国民品牌,光明,大白兔,百雀羚,三枪,海螺,红双喜,海鸥,金星,双鹿,水仙,上菱,中华…… 现在呢,产业转型升级换代,除了极少数消费品牌保留传承下来之外,基本上本地制造业大咖,都是做产业链中上游的了:中芯国际,药明康德,振华重工,和辉光电,中航商发,中远海控,美钻能源,联影,微创,君实,再鼎,华虹,展锐,华勤,闻泰,龙旗,商汤,依图,深兰,兆芯,中微,新时达,宝武钢铁,上海电气…… 做终端消费制造品牌而又知名的,也只剩上汽,光明食品,上海家化,百雀羚,相宜本草,上海烟草等寥寥几家了。上海造家用电器,手机电脑乃至服装品牌基本淡出,让位于青岛,江阴,常熟,杭州,宁波,泉州,广州,佛山,东莞这些纺织和电子品牌大市了。 上海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罗茨风机 http://www.luocigufengji.net/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