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崇文网 2021-07-28 450 10

“坚决”精神育萌芽,梨花飘香入万家

为了深入挖掘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学习并发扬老坚决精神,7月12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豫东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关系研究实践调研团全体成员先后赴“老坚决”潘从正故居、刘花桥及金顶阁进行实地调研。

在团县委王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老坚决纪念馆,步入老坚决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多次沙埋潘从正的地窖子,老坚决为了更好地培育树籽、树根,在沙荒地里挖地窖子,它虽深埋于地下,却多次为老坚决遮风挡雨。进入正厅,据工作人员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潘从正辞去干部公职,扎根风沙肆虐的盐碱地里育苗、植树,在坚持不懈地造林下,将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地打造为如今的万亩梨园。接着,实践队员参观老坚决的起居室,里面陈设简陋,其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可见一斑。随后,步伐转到西屋,穆青和老坚决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穆青被老坚决坚守荒漠,十年植树造林的事迹深深打动,曾四访老坚决,并为其写下《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高度赞扬老坚决精神。两位老人因树结下深情厚谊,如今两人合育的“友谊树”两棵樱桃树仍种在新华社的大院里。最后,实践队员来到老坚决墓碑前默默哀悼,接受灵魂的洗礼。

当日下午,趁着学习“老坚决”打造梨园事迹的余温,实践队员前往刘花桥村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当地梨园经济发展状况。实践队员首先来到梨花观景台—金顶阁,放眼望去,万亩梨树成圆弧状围绕观景台辐射生长,郁郁葱葱,场面蔚为壮观。接着,在团县委书记王鑫的带领下,转到刘花桥村宾客接待处,与刘花桥村第一书记和当地农户进行深入交流。村第一书记表示:“如今酥梨的高品质生产不仅得益于‘老坚决’为我们创造的丰厚自然条件,还得益于政府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目前我们有一千多亩试验田,培育了数百种酥梨品种。主要的销售方式是外商采购,同时还有梨膏等附加产品。人均收入已从之前月入1000元到如今月入过万元,可见我们村的梨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当问到关于梨的种植情况,当地农户表示:“我们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开始授粉,中秋节成熟,生长周期比较短。我们采用灌溉系统,每人能管八亩地。此还有专门的保鲜空间,梨可以储存较长时间。”

在实践队员看来,刘花桥村的酥梨产业生产线较为完善,可以与张弓酒业关于生产果酒方面有机联动。实践队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建议,酥梨产业可以开创与互联网结合运营电商平台的创新管理模式,与大数据融合,大力宣传本地特色梨业,同时在网络平台上销售,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队员切实体会到“老坚决”潘从正心系百姓、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缀网劳蛛精神,绿荫老人,林业世家,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老坚决”精神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刘花桥村人民在“老坚决”精神的引领下,结合当地特色,大力发展酥梨产业经济,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崇文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崇文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