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崇文网 2021-07-17 450 10

毛主席建国后为何不登泰山?

坦克300 http://www.020h.com/gwm/tk300/

毛主席热爱祖国的大美山河,游览过众多名胜古迹,并且曾经留下了众多著名的诗词。虽然主席是出了名的“好水不好山”,但是也一样曾经登临过诸如岳麓山,蛇山,白云山等诸多山川。

在毛主席青年时代,也曾登临泰山。

泰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泰山号称“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称,象征这国家的安定、统一,因此登上泰山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然而,建国后,虽然数次路过泰安,但是毛主席却一次却也不曾登上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使毛主席建国后不再登上泰山呢?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毛主席还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一个普普通通的图书管理员,他平时的工作就是负责登记一下借阅人员的信息,因此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书籍和旁听课程。

这一年,毛主席要送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成员到上海,在旅途中,主席一行人经过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同行中有人提议借此机会去攀登一下大名鼎鼎的泰山,毛主席也有此意,但是无奈囊中羞涩,好在有人借了主席十块钱,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随后,毛主席与同行的人一起登上了泰山,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登上泰山。

在此后,毛主席多次在与人交谈和书信中提到了这次攀登泰山的经历,在1936年毛主席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也提到了这一经历。

关于毛主席具体登泰山的时间存在争议,一说是1920年的四月十一日,一说是1919年初。前一种说法的依据是毛主席在1920年写给老师李锦熙的书信,后者的依据是毛主席回忆时的自述,由于年代已远,因此毛主席的记忆难免会有偏差,因此前一说法更可靠。

不过即使登山的时间存在争议,但是主席曾经登上泰山这一事实是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热爱诗赋,在游览过名胜山川后往往会写下诗词来记录游览活动以及内心的感慨,然而毛主席在这次登临泰山后却未曾留下任何诗词,只是在与人交谈中有所提及。

二、四过泰安而不登岳

青年时代的主席借助路过的机会登临泰山肯定不免游览过程会有些匆忙,在建国后,虽然主席曾经在1952年,1955年,1958年,1959年四次路过泰安,但是却始终不曾再次登上泰山,都只是在此稍作停留后便离开。

1952年,毛主席南下视察途中路过山东,在火车到达泰安火车站时,毛主席下车休息了一下,他远远地望着泰山雄壮的景色,沉思良久,但最终却没有选择登上泰山,而是坐火车离开了。

1955年,毛主席再次路过泰安,并且停留了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毛主席询问了当地领导干部本地农业生产的情况以及合作社开展的进度,毛主席只停留了几个小时就离开了,自然没有时间登泰山。

1958年,毛主席再到泰安时,也只是和当地领导干部进行交谈了解当地情况,并未长期在此停留,因此自然没有时间去攀登泰山。

不过在与人交谈中又一次提到了自己青年时代登临泰山的经历,他说:“你们这里泰山很大,我曾经上去过,山下还有不少铁矿。”

1959年,八届七中全会结束后,在从上海返回北京的途中,毛主席再次路过了泰安,这一次毛主席停留的时间较长,停留了有一天多的时间,但是在此期间毛主席在人陪同下在乡间散步,还留下了多张期间散步的照片,但是即使这次有充裕的时间,主席依然没有登上泰山。

那么为什么主席建国后多次路过泰安却不愿意关于主席为何在建国后不肯登上泰山有三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充满了奇幻的色彩,相传毛主席年轻时登泰山的过程中,丢了一只鞋子。建国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割据一方,最终由于种种历史因素,台湾再次与大陆分离,而台湾岛的形状又像一只鞋,因此毛主席对此耿耿于怀,不愿意再次登上泰山。

这个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而且缺乏依据,因此可信性并不高。较为可靠的是后两种说法。

第二个说法是,主席认为登临泰山不合适。毛主席明白要和旧势力划清界限。

在他年轻时,以一个普通青年的身份登临泰山自然无所不可,可是建国后,他已经是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而新中国必须要与封建的旧中国划清界限,因此主席不愿意再次登临泰山。

第三个说法是,主席不愿意坐轿子上山下山。在当时,泰山并不像今天这样拥有完善的道路体系,可以坐着观光车和缆车一路直到山顶,甚至一步路也不用走。但是在当时,公路只到了泰山的山脚下,想要上山就只能徒步或者坐轿。

有几次毛主席路过安徽的黄山,本想登上黄山一览黄山的秀丽风景,但是最后也不曾登上黄山。原因何在?

因为这些山海拔都比较高,而且中间有一些山路十分陡峭,难以攀登,而当时主席已经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想要攀登一座海拔一两千米的山峰自然是十分困难,山上不通公路,没法坐汽车,想要上山就只能选择坐轿。

而主席则对于这一出行方式十分的排斥,他觉得坐轿是对抬轿人的压迫,因此主席一生只坐过一次轿,那时他二十多岁时,为了躲避军阀的追捕,于是装扮成了一个郎中坐上了轿子躲避搜查。

这个说法是较为可靠的,因为主席曾经游览过很多名山,比如江西的庐山,湖南的岳麓山,山西的五台山,这些山海拔都不算太高,对于主席来说徒步上山也没有什么问题,这就从侧面印证了主席不肯登临泰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泰山海拔较高。

而且在登山过程中很多山路都极为险峻,难以攀登,毛主席年纪大了,很难徒步登顶,而主席又不肯坐轿夫抬的轿子,所以无论是处于安全还是健康的考虑,毛主席身边的随行人员也会阻止毛主席攀登泰山。因此最终即使建国后四次路过泰安,主席也不曾再次踏上泰山。

总结起来,主席不肯登上泰山的原因就是这两个,一个是从情理上讲,觉得不合适。

第二个原因是主席当时年龄大了,体力大不如从前,想要徒步上山十分困难,但是又不愿意坐轿上山,因此主席虽然建国后四次经过泰安,却一次也不曾登上泰山,或许这也成了主席人生中的一个遗憾。

三、后语

毛主席不登泰山,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和旧势力划清界限。

毛主席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都在坚定的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战斗,他带领人民进行了长达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的中国。

毛主席最担心的就是曾经已经打倒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再次出现,骑在人民头上,因此他始终都很重视与旧势力划清界限。

他要和旧势力划清界限,同时也是让革命的新中国与迂腐的旧中国划清界限,只有这样才能让旧中国蜕变为新中国,才能让新生的红色政权始终保持革命性,才能让那个曾经被肆意瓜分的国家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才是毛主席不愿意登上泰山的深层次原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崇文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崇文网 X1.0

微信扫描